中新網7月4日電臺灣《經濟日報》4日社論文章稱,兩岸金融往來最近出現微妙變化,不但在據點擴充、持股上限提升等關鍵點上,未如原來預期取得新的突破。但分析指,兩岸金融的往來,維繫兩岸互動關係,分享發展及成長的經驗,應該是現階段可以思考的新方向。
  文章摘編如下:
  目前兩岸金融交流情勢的轉變,導因於反服貿學運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質疑。坦言之,在兩岸服貿協議的架構中,對臺灣金融業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,相對有限,畢竟當局對金流、信息流的掌控,把關甚嚴,例如聯徵中心的信息,陸資業者即不在共享之列。但相對而言,一旦服貿協議順利在“立法院”完成審查,銀行及證券等金融業者,就有機會在大陸大展身手。
  正面效益大、負面影響小,金融業自然願意挺身而出,在各種場合力挺服貿協議順利通過;服貿協議卡關,即轉而爭取和金融業有關的開放項目,由協議的架構中抽離,單獨洽簽。不過,礙於整體服務貿易業的開放談判已經綁在一起,且金融業者愈是大聲疾呼,在反對者眼中,與可能受損企業的對比更是強烈。可以預見,這樣的努力將是事倍功半。
  面對變局,金融主管機關想要取得突破,似乎也使不上力。兩岸貨幣互換協議遲未得到響應,想爭取RQFII(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)資格額度與服貿協議脫鉤,先走一步,也還盼不到對岸正面的答覆。換言之,除了需要剋服島內的反對聲浪,在最新變局下,甚至對岸是否還會提供臺灣金融業者期待的優惠待遇,都不無疑問。
  業者應該也留意到,有關機關對於目前涉及兩岸金融往來的監理,也有踩煞車的跡象,看待風險更勝於機會的開發。舉例來說,“中央銀行”日前公佈的今年首季跨境債權統計,不論直接或間接風險,大陸都是“國銀”的最大債權來源;一年公佈一次的金融穩定報告中,對大陸經濟成長減緩、影子銀行的風險變量,也有相當篇幅的描述。金融管理部門同樣對金融業大陸曝險上限把關甚嚴,最高為凈值一倍的規定,即使業界不斷爭取,仍沒有調整的計劃。
  在此情況下,臺灣金融業者發展大陸市場,要有短期難獲突破性進展的心理準備;反過來說,此時此刻也並非什麼事都做不了,在大陸金融發展碰上瓶頸之際,正需要借鏡臺灣處理金融問題的經驗,並參考為此所設計出來的種種穩定機制。兩岸金融的往來,維繫兩岸互動關係,分享發展及成長的經驗,應該是現階段可以思考的新方向。
  平心而論,臺灣金融業者此時進軍大陸市場,已非最佳時機,陸方透過開放市場為餌,多年下來,在與各大國際金融機構過招時,也早就清楚金融世界的游戲規則與獲利模式。業者除了大打兩岸牌,訴之以情,主管機關更應重新省思我方的籌碼及核心價值在哪裡。
  兩岸金融的互動上,在“給”與“取”間做好平衡,至為重要,也才不會予人只求“讓利”、仰人鼻息的觀感;臺灣應對金融問題的經驗、穩定基層金融的本領、協助中小企業融資的獨到之處,既可提供陸方參考,也是業者未來在大陸市場上能和國際金融集團一較高下的本錢。  (原標題:台報:兩岸金融往來須新思維 避免“踩煞車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p65sprcy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